
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2025年第二季度,Meta与微软双双实现了超出市场预期的财务表现,虽然业务路径有所差别,Meta以社交媒体广告为主导,微软则以企业级云服务见长,但两家公司都证明了一个共同点:AI技术已是实实在...
科技巨头Meta与微软再次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焦点。当地时间7月30日,微软公布2025财年第四财季(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下称“二季度”)财务报告。同日,Meta也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
微软财报显示,二季度营收达764.4亿美元,同比增长18%,创近三年最快增速;净利润为272.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20.4亿美元增长24%。
Meta营收达到475.2亿美元,同比增长22%,远超分析师此前预测的447.1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6%至183.4亿美元;营业利润率高达43%,盈利能力强劲。
背后共同的核心驱动力(10.190, 0.14, 1.39%)正是人工智能(AI)技术的深度应用与商业化落地。微软强调,AI技术推动微软多个业务领域实现突破性增长,Meta也表示,AI对其核心的广告业务的提升效果尤为显著。
而在AI技术竞逐的背景下,两家公司均在加大投入。Meta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将达660亿美元至720亿美元,并计划投资数千亿美元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以支持其“超级智能”愿景。微软此前宣布计划在2025年投入800亿美元用于AI智算中心建设,二季度资本支出同比增长27%至242亿美元。
这样的支出增长还会持续,这也是当下头部科技企业的共识。面对AI带来的未来机遇,尽早布局扩大市场占有率是更重要的考量。
AI驱动增长
2025年第二季度,Meta与微软双双实现了超出市场预期的财务表现,虽然业务路径有所差别,Meta以社交媒体广告为主导,微软则以企业级云服务见长,但两家公司都证明了一个共同点:AI技术已是实实在在的业绩驱动引擎。
微软财报显示,包括微软Azure业务在内的智能云(Intelligent Cloud)收入为298.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37.9亿美元增长26%。尤其是Azure云服务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9%,创下两年半以来的最高增速。2025财年,Azure及其他云服务营收超过750亿美元,同比增长34%。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强调,AI技术的快速创新和广泛应用正在推动微软多个业务领域实现突破性增长。纳德拉特别提到,Microsoft 365 Copilot和GitHub Copilot等AI产品的用户增长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具体来看,GitHub Copilot的用户总数已突破2000万,过去三个月新增500万用户,并在全球90%的《财富》100强企业中广泛采用。与此同时,微软的整个Copilot产品线(包括企业版和个人版)的月活跃用户已超过1亿,显示出AI工具在开发者和企业市场中的强劲需求。
这些AI助手工具不仅直接创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用户对微软整体产品生态的依赖度,形成了良性的商业循环。
微软披露,其AI相关业务的年化收入运行率已达到130亿美元,同比增长175%,成为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
Meta与微软的路径不同,AI对广告业务的提升效果尤为显著。第二季度,Meta的广告收入达到465.6亿美元,占总营收的98%,同比增长21%。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其AI驱动的广告推荐系统密不可分,AI优化后的社交媒体广告仍是一门好生意。
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AI技术“提升了我们整个广告系统的效率和收益”,具体来看,AI在Instagram上推动广告转化率提高了约5%,在Facebook上提高了3%。
此外,在内容层面,扎克伯格表示,AI显著提升了其向用户展示他们感兴趣和有用内容的能力。二季度就使用户在Facebook上的使用时间增加了5%,在Instagram上增加了6%。
Investing.com 高级分析师杰西·科恩 (Jesse Cohen)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财报表明“人工智能正在成为真正的收入驱动力,而不仅仅是炒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Reality Labs(元宇宙部门)仍亏损45亿美元,但扎克伯格强调AI硬件与元宇宙的长期协同价值,特别是智能眼镜作为“AI第一设备”的定位,可能成为未来人机交互的主要入口。
对于接下来的增长,两家公司都给出了积极的预期。Meta表示,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将在475亿美元至505亿美元之间,远高于华尔街预期的462亿美元。微软预计,2026财年公司营收将实现两位数增长,Azure营收预计同比增长37%。
投资未来
目前来看,AI对当前公司业绩的贡献还处于初期,科技公司在AI基础设施和人才方面的投资和布局仍在继续,争夺未来技术的主导权。
7月初,微软宣布将裁员约9000人,占全球员工的4%。据悉,销售岗位与游戏业务是微软此次裁员的重点。随着AI竞赛加剧,微软也在将资源更多地集中在核心业务和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也就是大力投资人工智能,为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赋能。
基础岗位也受到影响,为高薪AI人才腾出薪酬空间。目前微软利用人工智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纳德拉此前透露公司已有20%—30%的代码由AI生成。
Meta的人才战略则更加激进和高调。上周,扎克伯格宣布前OpenAI研究员赵盛佳(Shengjia Zhao)加盟,担任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今年以来,Meta已从竞争对手处挖来多位行业重量级人物:Scale AI创始人兼CEO Alexandr Wang、前GitHub CEO Nat Friedman、Safe Superintelligence CEO Daniel Gross,甚至苹果AI基础模型负责人Ruoming Pang也转投麾下。
“我们正在打造一支精英化的、人才密集的团队。我在这个季度花了很多时间来打造这样一个团队。”扎克伯格在财报后电话会上表示。
Meta首席财务官苏珊·李(Susan Li)也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在第二季度进行了151亿美元的非流通股本投资,其中包括对Scale AI的少数股权投资以及其他投资活动。
这种“掐尖式”招聘的背后,是Meta对技术壁垒的焦虑——尽管其开源大模型Llama系列广受好评,但在商业化落地和用户体验上仍落后于OpenAI与谷歌。
人才只是科技企业AI战略的一环,另一场“烧钱大战”正在基础设施领域展开。扎克伯格上周透露,Meta将投资“数千亿美元”在全美建设多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其中名为“Hyperion”的设施最终将支持高达5吉瓦(50亿瓦)的算力。这一数字相当于5个核电站的装机容量,足见其对未来AI算力需求的预判之激进。
苏珊·李在财报中明确表示,基础设施成本将成为公司支出增长的最大驱动因素,包括折旧费用激增和运维成本上升。此外,Meta预计2026年员工薪酬支出将显著增长,因“优先领域技术人才扩张及2025年新雇员的全年薪酬确认”。这意味着,Meta的AI投入已从短期项目升级为长期战略级投资。
第二季度,Meta将全年资本支出的最低水平从上季度的640亿美元上调至660亿美元,资本支出范围在660亿美元至720亿美元之间。公司2025年的总支出将在1140亿美元至1180亿美元之间。
“目前预计2026年资本支出将再次实现同样显著的增长,因为我们将继续积极寻求机会,增加产能,以满足我们人工智能工作和业务运营的需求。”苏珊表示。
微软在AI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同样令人瞩目。今年早期,微软表示计划于2025年投资800亿美元用于AI智算中心建设,以支持AI训练和部署,以及以云为基础的应用服务。过去12个月,微软新增了超过2吉瓦的数据中心容量,目前在全球70个地区运营超过400个数据中心,规模超过任何其他云服务提供商。
财报显示,微软二季度总资本支出242亿美元,同比增长27%,较前一季度增长28亿美元、增幅接近13.1%。
面对分析师对资本支出持续增加的疑虑,微软高管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拥有3680亿美元合同积压订单,资本支出与实际需求高度匹配,并预计供需失衡的态势可能会延续至今年年底。微软现阶段战略重心在于扩大市场占有率,而非关注资本支出何时达到峰值。
不难看出,两家公司都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投入这场AI竞争,这也是美股科技公司共同的动作,且投资还远未到终点。从长期看,对基础设施和人才的投资将决定它们在AI时代的竞争地位,谁能拥有更强大的算力、更优秀的人才和更完整的生态,将决定其在未来的AI应用中占据主导权。
(作者:董静怡 编辑:包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