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背景下鸿蒙战略的路径选择》
2025-04-29 04:09:36
  • 0
  • 0
  • 0

钱竑

互联网实验室副总裁


观点摘录:
一、中美科技竞争和鸿蒙的优势
  特朗普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已达245%,其政策逻辑难以用常理揣测,且可能随时出现反转(如豁免部分产品)。但美国对华封锁是全面的,中国需通过生态建设实现“整体收益大于成本”的长期策略。
  恶劣的外部环境(如科技封锁)反而催生中国的创新,例如DeepSeek通过算法优化突破算力限制,华为鸿蒙系统实现全栈自研。中国科技的力量,民营企业的力量和边缘创新的力量正在推动“整体范式变化”,而非局部修补。
  鸿蒙是首个面向AI和万物互联的原生操作系统,能影响全产业链,具备溢出效应和后发优势。鸿蒙系统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兼具开放性、创新性、和面向未来的产业生态。
二、鸿蒙系统单框架战略的意义与挑战
  实施单框架战略的判断基础是基于:能否更好地面向未来?和能否更好地应对当下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竞争?
  面对各类挑战,鸿蒙系统的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通过标杆案例价值的显化,以获得政府更多的大力支持。同时面向产业和合作伙伴,聚焦“利益共创”,以建立良好的生态体现。
三、策略方向的关键在于把握内外机遇,善用杠杆
  鸿蒙作为基础技术突破,当构建中国科技的战略支点时,体制优势是不可忽视的。
  鸿蒙作为基础技术的突破,面向未来、面向创新时,开放的生态系统共建始终是核心。

发言内容:

钱竑:吕老师好,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互联网实验室的钱竑,我代表互联网实验室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报告。

整个报告的结构体系是这样的:特朗普时代科技封锁、鸿蒙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战略路径选择、挑战和策略。因为报告整体的篇幅比较长,我挑重点做一些介绍。

目前,特朗普对中国关税已经加到了像明顺说的“变态”的程度,245%。关税大战如火如荼。但其实,中美都不完全了解哪些力量才是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DeepSeek的出现。中国科技的力量、中国民营企业的力量以及未知边缘的力量。这些力量带来的不是小修小改,而是整体范式的变化。创新来自于恶劣环境的塑造。就像刚才方院长提到的,由于环境恶劣,反而促进了我国创新的出现。要了解这种力量的影响力,就要了解外部环境,更要理解内部环境。

我们先看一下美国的情况,过去我们讲特朗普时代对内是美国优先,对外是新的门罗主义。过去门罗主义是针对欧洲的,美国提出说美洲是美洲人的,现在新的情况完全都是针对于中国,矛头直指中国。

华为一己之力对抗全球科技巨头,我们看华为六大根产品都是直面美国最大的几家科技巨头。未来我们最大的风险都是来自于底层。而不管是机遇还是风险,将全部来自于底层的突破。

讲一下鸿蒙的必然性。外部原因不说了,从技术和市场角度来看,必然性的根本原因在于:鸿蒙是AI和互联网原生的操作系统。这是基于未来的判断。

从鸿蒙的重要性来看,我们看到鸿蒙是全链条的,而且具有产业的溢出效应,它的重点核心在于:开放、创新和基于未来的产业生态。生态的意义跃然纸上,没有生态就没有未来。

拨开迷雾我们可以看到本质,就是特朗普是一个不可用常理去揣测的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任何措施与其相反的措施都可以出现。因此,对于美国在科技领域的封锁手段,我们不用看太多,因为美国能够用到的措施都会用到。本质还是要看我们的对策,如何让整体收益大于成本。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像我们刚才说的:生态的意义非常重要。从目前看,整个对中国的封锁它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全面的,所以说从国内来讲,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让你好我好大家好。这对长期的发展来说,我觉得是非常关键的。

鸿蒙的技术优势很清楚,就是后发优势。概括起来是三点:开放的,创新的,基于未来的。但所有的优势必需最终体现在市场上,体现在用户价值上。如果没有价值创造,那技术优势=0 而这种相对价值是要能通过量化指标进行比较的。只有能创造出量化的,能让用户充分体会和认知的价值,鸿蒙的技术优势才能转化为市场优势。举例来说,优秀开发者的开发不仅仅是提升效率,能不能拿到单子,能不能建立行业信誉和背书。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讲完产业影响,我们来看宏观影响。谈宏观影响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想办法获得更多的高层在产业,人才与就业,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支持。这里的问题就是能不能通过标杆效应显化这些观点,以得到更多政府支持。

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一定要量化价值创造,不能空谈。对企业一定要计算成本和产出,对消费者一定不能只谈情绪价值和爱国情怀。切切实实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和使用价值。这个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整个对产业政策的影响,包括对产业的影响、对市场的影响,这些基本不用再看了。

下面我们看一下单框架战略对于华为内部核心的意义,其实判断就是基于两点:1、能否更好地面向未来?2、能否更好地应对国际竞争?从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我们是被动应战,不得不为。

单框架战略对华为外部的意义的核心主要看:单框架是否能更好地形成生态体系。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别企业来说,能否更好地让他们助力鸿蒙形成生态是关键。

从华为的角色来说,无论是从技术、生态、标准还是推广,核心就是生态建设,其他的角色应该更好地围绕如何建立生态展开。

从政府的角色来说,不管是政策、资金还是安全、监管、人才、国际合作,关键还是如何树立标杆效应。

从产业和合作伙伴的角色来看,关键词是“共创”,如何找到共同利益点,让合作伙伴们能够贡献更多,收获更多。这里是不是也应该有标杆效应?如何才能够突破生态建立的临界点?

对于社会大众和用户的角色,这一点还是要向特朗普学习:如何站在社会大众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不仅仅是从公司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获得广泛的支持。

鸿蒙操作系统所面临的技术挑战,我们也从几个方面来看,包括三星的Tizen操作系统,还有Google的Fuchsia操作系统。这里关键的是:AI时代,如何确保华为能基于鸿蒙生态,创造下一个“iPhone时刻”?不管是在技术框架、开源策略,还是在开发者生态方面,应该做好哪些储备和准备?

鸿蒙操作系统所面临的市场挑战方面更是显而易见的,关键是如何让更多的人来挑担子,这个还是生态问题,其实也是老生常谈了。核心是如何利用关键性契机走出困境?我们看一下现在主要面临的契机和挑战。

契机来讲,外部包括Google的Android对AOSP的收缩控制,以及全球政经整体的变化,我觉得这个都是未来鸿蒙主要面临的机遇和风险。

从应对策略来讲,我们认为有两个关键方面:1、鸿蒙作为基础技术突破,当构建中国战略支点的时候,体制优势是不可忽视的。2、鸿蒙作为基础技术的突破,面向未来、面向创新时,开放的生态系统共建始终是核心,只有这样最终才能达到多元共治的局面。

我的汇报结束了,谢谢大家!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